安徽省农业信贷融资担保有限公司2023年大事记

发布日期:2024-02-18 08:34:38 来源:安徽农担

1.安徽农担党委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

主题教育期间,公司党委紧紧围绕中央及省委的决策部署,在省委第十四巡回指导组有力指导下,牢牢把握“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总要求,紧紧锚定主题教育的根本任务,一体推进理论学习、调查研究、推动发展、检视整改等重点工作,党委书记严格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亲自研究部署、亲自组织指挥、亲自督促落实。领导班子成员认真落实“一岗双责”,推动分管领域主题教育扎实推进,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

2.皖吉农担跨省联动 助力“秸秆变肉”

量身定制“徽牛担”专项融资担保产品,与吉林农担实施跨省协作,以“牛票”即担保授信证明为载体,采用码上办、线上化、纯信用、无抵押、低保费、减成本的方式,破解“养牛人没有钱不能买、卖牛人没收钱不能卖”的交易困局和“银行人没见牛不能贷”的融资困局。截至2023年12月末,已为4269户肉牛养殖主体提供担保贷款18.78亿元。《农民日报》《安徽日报》头版报道,安徽省人民政府网、安徽财政、安徽国资、安徽金融等政务平台刊发信息报道。

3.举办“种粮担”劳动竞赛,服务种粮大户多种粮种好粮

6月12日,安徽农担印发《关于组织开展“种粮担”劳动竞赛的通知》皖农担党〔2023〕65号 ,于6月份至9月份开展持续四个月的“种粮担”劳动竞赛,动员各市业务管理中心全力服务我省粮食种植主体,推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绿。全年新增粮食种植类担保项目1.3万个、担保金额37.49亿元,在保余额占比20.08%,位列全国农担体系第6位。

4.晋级AAA主体信用评级 跻身国内企业信用等级第一梯队

经国内权威信用评级机构评定,安徽农担信用评级为最高等级AAA,评级展望为“稳定”,体现了国内信用领域对公司综合实力、增信能力和发展前景的高度认可,标志着安徽农担跻身国内企业信用等级第一梯队。

5.安徽农担农业产业链生态担保模式入选国家部委“2022年度金融服务乡村振兴典型案例”

3月25日,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在京举办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论坛,论坛发布了2022年度金融服务乡村振兴18个典型案例,省农担公司农业产业链生态担保模式成功入选。截至2023年12月末,公司已创建了怀宁蓝莓、宣州家禽等30条产业链,累计担保金额23.18亿元。

6.政担协同支农 资源整合成效突出

先后与5个市政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推动马鞍山市政府建立农业信贷担保联席会议制度,形成多部门协同联动推进财政金融支农惠农工作新格局。与亳州市政府开展农业信贷担保支持政策一揽子战略合作,创新“担担”合作机制,实现省市县三级担保机构资源整合、力量融合、功能聚合。担保支持铜陵市鲈鱼全产业链融合发展,将特色产业拓展至全市布局。与阜阳市政府开展“1+N”全产业链合作,着力支持“1+N”17条产业链推介单品发展。与黄山市政府合力服务“千万工程”,实施政银担三端发力,助力打造彰显徽风皖韵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黄山样板。

7.成功举办2023年中国农民丰收节“最美农担人——财政金融支农故事”展示活动

9月22日,作为2023年中国农民丰收节的重点活动之一,由农民日报社、国家农担联盟公司和安徽农担公司联合举办的“最美农担人——财政金融支农故事”展示活动在安徽省芜湖市举行。“最美农担人——财政金融支农故事”展示活动经中国农民丰收节组织指导委员会办公室批准,纳入丰收节活动序列,重点展示了80个最美农担人和农担集体的支农故事,以榜样的力量为感召,激励广大“三农”工作者创先争优,为乡村振兴贡献更多力量。

8.银担互信 业务创新螺旋升级

大力推进银担互联直通,在“邮担云通”新型银担合作模式基础上,2023年先后与杭州银行、合肥科技农村商业银行、中国银行、工商银行、农业银行、省联社、光大银行等7家银行系统对接,与杭州银行推出“杭担云通”、与省联社推出“兴农e贷”全线上产品,科技赋能实现银担信息、信用、信贷互联互通,担保贷款办理时间大幅缩短,新农主体获得感和满意度明显提高。进一步增强互信合作,按照“信任、协同、责任、担当”的原则,全年与51家银行签订互信合作协议,共同调动资源,聚合要素,协同支农。协同开展专项行动,针对春耕备耕、三夏农忙、秋收秋种、冬藏冬运等重要时节金融需求,全年相继开展“早春行•码上办”、“种粮担”劳动竞赛、“暖冬行动”等一系列银担合作专项行动,银担合作呈规模扩大、领域拓宽、层次提升的强劲上升态势。

9.构建科学化精细化组织体系、治理体系、服务体系新格局

优化内设机构,对公司内设机构进行优化调整,实现从前中后台管理模式到总分管理模式的转变,公司运行机制更加顺畅。拓展市级机构,按照市级业务管理中心建设规划,紧密结合业务发展需要,新设芜湖、铜陵、宣城3个业务管理中心,覆盖全省的农业信贷担保体系建设日趋完善。做实县级机构,明确县级办事机构协助配合市级业务管理中心做好各项农担工作的定位和4项主要工作职责,确定“政担合作”“担担合作”“共用金融专员”3种建设管理方式,推动基层服务网络作用充分发挥。完善薪酬管理体系,实现薪酬可预期、差距适当合理、晋级晋档有空间等目标,对内具有公平性,对外具有竞争力。

10.农担知名度、美誉度不断扩大

安徽农担先后获评2022年度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考核评估“好”等次,获全省金融机构服务地方实体经济发展“优秀”等次,荣获“第七届安徽省省属企业文明单位”称号。农担青年集体获“省属企业青年五四奖章(集体)提名奖”,农担团支部获“2022年度省属企业五四红旗团(总)支部”荣誉称号,农担阜阳业务管理中心获省直机关“工人先锋号”荣誉称号。公司3次登上《农民日报》头版,2次登上《安徽日报》头版,3次登上《安徽新闻联播》,省级及以上主流媒体刊发公司新闻两百余篇(条),安徽农担品牌传播力、影响力显著增强。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