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斌:《以服务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实绩 交出“两学一做”出彩的答卷》
——在省农业信贷担保公司“两学一做”专题党课上的讲话
发布日期:2016-06-22 18:00:00 来源:
首先,祝贺省农担公司党支部成立!省农担公司党员数量比例较高,党员队伍力量较强,这是我们工作中发挥团队作用重要的政治优势。按照集团党委的要求,集团党委委员“七一”前后都要下支部,过组织生活,与支部党员同志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等交流互动活动,同时也要求我们带头上党课,代表集团党委对支部工作提要求,对党员同志提要求。省农担公司党支部在成立之日就组织开展党课教育活动,确立了朝着学习型党组织的方向建设和推动支部党建工作的起点,意义重大。
我今天党课的题目是《以服务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实绩 交出“两学一做”出彩的答卷》。省农担公司如何做好“两学一做”这份答卷?核心就是检验我们服务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实绩。我们的服务是否到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否点赞,农村基层组织是否认可,省农业信贷担保委员会和省担保集团党委是否满意,这是“两学一做”对我们省农担公司党支部打分的依据、衡量的标准、考核的戒尺。
下面我谈三点认识:
一、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要培养“三农”情怀。
我们每个党员都曾面对党旗宣誓,郑重承诺把自己的政治生命交给党组织,时刻听从党的召唤。党的召唤把我们集结到金融支农的旗帜之下,我们就要用心用智用情做好服务“三农”的事业。“农业经济大而欠强,农民人口多而未富,农村区域美而不足”是我省的省情和“三农”工作的现状。让安徽农业更强起来,让安徽农民更富起来,让安徽农村更美起来,也是摆在省农担公司全体党员面前的课题。2016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徽滁州小岗村主持农村改革座谈会时强调“三个必须”,即“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强调“四个不能”,即农村改革不管怎么改,都“不能把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改垮了,不能把耕地改少了,不能把粮食生产能力改弱了,不能把农民利益损害了。”这就是习近平总书记浓浓的“三农”情怀。李克强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说:“建立全国农业信贷担保体系……引导带动更多资金投向现代农业建设。”在今年总理记者招待会上,李克强总理在回答《农民日报》记者提问时说,“中国问题的最终解决还在于农民问题从根本上解决,让他们能够富裕起来,过上现代文明的生活。”这就是李克强总理浓浓的“三农”情怀。总书记、总理的“三农”情怀勉励我们农担公司的每一位党员都要认真学习党章、党规和习近平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自觉培养“三农”情怀,专注投身“三农”事业。
检验我们“三农”情怀有三个标准:
一是看我们的身段是否真沉下去了。服务“三农”有一项重要的基本功,就是要沉下去,到田间地头,与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广大农民朋友打成一片,深入实际,了解实情,多办实事。自古勉励农耕都注重身临实地,唐代宣城籍(今安徽宣州市)大诗人刘长卿在《送齐郎中典括州》诗中就建议他朋友任地方官一定要做到“劝耕沧海畔,听讼白云中”。就是说,勉励农耕你要到田间地头去处理事务,应对诉讼你要到山村水乡去了解实情。“三农”情怀需要我们沉下身段去历练。
二是看我们的心智是否真顶上去了。几十年来的农村金融困局至今并没能真正实现破局,说明金融支农并非易事。现在,国家创新财政和金融协同支农机制,建立政策性农业信贷担保体系,搭建了金融支农的崭新平台。这就看我们能否充分发挥聪明才智,创新业务模式、创新工作机制、创新产品设计,将更多金融“活水”引向农村“浇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三农”情怀需要我们顶上心智去塑造。
三是看我们的境界是否真立起来了。支持“三农”,口号很响亮,但是路径却很崎岖,其中有许多难以想象和预料的难题和困境,光凭吃苦精神和干事热情还是不够的,还要有胸襟和格局来支撑和引领。“三农”情怀需要我们提升境界去践行。
二、做合格党员,要体现责任担当。
时代背景、事业领域、工作岗位可以有不同,但是合格共产党员的标准却始终是相同的,即“对党忠诚,积极工作,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这就是共产党员的责任担当。我们选择了服务“三农”这项光荣的事业,我们走上了省农担这个以增信为主要方式为“三农”领域提供金融服务的具体工作岗位,在这个岗位上,我们要保持合格共产党员的品质,起码要有以下几方面的责任担当:
第一,坚守农业信贷担保体系的政策性定位。农业信贷担保是国家在农村金融供给侧创立的新型政策性市场主体,是财政和金融协同支农的重大创新。我们在业务模式探索上、工作机制建设上、产品开发运用上都必须坚持鲜明的政策指向性、精准性和实效性,有力实现国家财政金融政策由激励性转向功能性、覆盖性转向环节性的创新调整。我们构建的“劝耕贷”就是突出勉励农耕的立意,体现政府导向和政策属性;提倡强基固本,传承农耕文化的优良品质;创新担保模式,凸显金融支农的特征;夯实诚信基础,打造担保品牌价值。把这些坚守下去,使我们的职责所系。
第二,“咬定”服务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占据农村农业经营群体的主流,按“二八法则”划分,应占到80%以上。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村社会化服务组织、中小型成长型农业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一直是金融资源配置的弱势群体。绝大多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够不上金融机构的授信“门槛”,进入不了银行的信贷视野;少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即使进入银行的信贷视野,因很难经得起商业银行按“安全性、流动性、效益性”要求的综合考量,所以也很难受到青睐。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往往是在市场的“蓝海”地带惨淡经营,自生自灭。但是,在农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最活跃的改革主体、创新主体、发展主体,它们是规模化的土地要素的利用着,是规模化劳动力要素的使用者,是规模化的农产品商品的提供者。因此,我们政策性农业信贷担保机构必须抛开与商业银行同质化作业的旧格局,以差异化思维逻辑,“咬定”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重大战略,勇于把资质优良、成长性好、诚信度高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筛选出来、培育起来,为其增信融资,实现健康发展,有力促进解放和发展农村社会生产力。“咬定”服务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就是我们农担公司党员的光荣使命,是我们的责任担当。
第三,严格控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成本。“融资贵”是许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难”的另外一种表现形式。农业经营,特别是粮食产业的生产经营,成本压力不小,利润空间不大。而商业银行的贷款利率都有一定的上浮比例,如再加上担保费、保险费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即使可以获得贷款,其综合年化成本多数在12~15%之间或者更高。这又使得许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贷款的高成本面前望而却步。我们政策性农业信贷担保机构、我们党员同志要把降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综合成本作为一项政治任务来抓,让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融资贷款、扩大再生产中得到真正的实惠,这样的担保服务才是有价值的、可持续的。现在,我们“劝耕贷”项下的各类融资担保产品的综合成本严格控制在5.79%~6.66%之间,体现了我们责任担当,深受广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欢迎,也得到社会各界(包括金融界)的肯定。降成本还有空间,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要求的“首先要刀刃向内、敢于自我革命”那样,我们要从降低保费费率开始,推动下一轮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综合成本向下浮动。
第四,全过程坚持政银担“抱团”服务。服务点多面广、千姿百态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靠担保机构“单打独斗”,肯定是不可持续的。这里的长效机制和常态机制必须是构建地方政府、金融机构、担保机构“抱团”服务的机制。在这一点上我们初步取得了基本可复制的经验,但还不完全成熟,这个“抱团”机制还不够牢固。我们党员同志要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力量,努力打造政银担“十抱团”服务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长效机制和常态机制,即客户培育“抱团”、信贷筛选“抱团”、安全设置“抱团”、跟踪服务“抱团”、信用接续“抱团”、风险化解“抱团”、代偿追偿“抱团”、优势培育“抱团”、成长催化“抱团”、价值分享“抱团”。
三、真正的共产党人,要永葆政治青春
共产党人保持政治青春就两条基本路径,一条是始终守住底线,另一条是不断提升高线。
(一)始终守住底线。共产党员要“把做人做事的底线划出来”。底线是万物质变的分界线,守住了底线,政治生命、政治青春才有生长繁荣的根基;冲垮了底线,结局是不堪设想的。划清底线、坚守底线是共产党员修身养性、干事创业的必修课。习近平总书记给我们划清了四条底线。第一条是法律的底线。我们要按总书记的要求,谋划工作要运用法律思维,处理问题要运用法律方式,说话做事要先考虑一下是不是合法。我们这个团队也要营造办事依法、遇事找法、碰到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环境。第二条是纪律的底线。纪律底线对党员更具有针对性,是管党员、党组织的戒尺。破法总是从违纪开始的,比如说廉政纪律,许多发生在党员干部身上的腐败案件,往往都是从小的违纪行为中慢慢滋生的。担保资源属于稀缺资源,我们掌握了这一稀缺资源的分配权,这必然为“寻租”形成空间,所以必须在制度上、纪律上划出底线,任何人决不可触碰底线。第三条是政策底线。我们是政策性机构,执行的是国家支农、惠农政策,守住政策底线这一点尤其重要。我们在工作中决不能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决不能在执行国家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打折扣。第四条是道德底线。我们党员必须用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等一系列道德规范来约束自己的言行,坚守最基本、最朴素的做人做事道德底线,清清白白做人,踏踏实实做事。
(二)不断提升高线。在我看来,共产党员政治青春的光彩之处,就在于不断地提升自己。二十世纪美国著名作家海明威写过一篇散文,题目叫《真实的高贵》,文中有句话值得我们作座右铭:“优于别人,并不高贵,真正的高贵应该是优于过去的自己。”我们共产党人不断提升自己,做“优于过去的自己”,就是持续学习、勇于实践。一是要坚持不懈学马列主义经典著作。习总书记号召大家学习毛主席在67年前的七届二中全会上的讲话《党委会的工作方法》,这就是学经典的典型案例。二是学好学透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讲话。对于我们来说,今年4月25日,在安徽小岗村习总书记发表的《在农村改革座谈会上的讲话》,是提升我们工作水平和质量最生动的教科书。学好学透总书记讲话精神并运用到“培育农业新型经营主体重大战略”中去是我们的当务之急、重中之重。三是要善于从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提升自身道德修养。儒家经典《大学》中说:“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这就是古代圣贤提供给有理想情怀的人的职业生涯设计。多从传统文化中汲取精华,在潜移默化中就能“优于过去的自己”。四是向专业知识和前沿科技学习。用最新的科技成果及其搭建的平台,更新我们的思想观念,改变我们行为方式。五是向农民学习、向我们的服务对象学习。注意倾听农民的声音,了解田间地头的实情,让我们的业务模式、工作机制、产品设计真正“接安徽地气、适江淮水土”,彻底打通金融支农、信贷惠农的“最后一公里”。这才是我们党员政治青春绽放的光彩,这才是“两学一做”最优的答卷。
我就讲这些,不妥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正。谢谢!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