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友三:凝心聚力,下大气力推进“二次创业”

发布日期:2020-07-08 08:47:00 来源:孙友三

六月,是安徽农担值得大书特书的一个月。月初在埇桥,邓向阳副省长亲自参加省粮食局、省农信社和省农担公司三方战略合作启动仪式;中旬,省农业农村厅、省建设银行和省农担公司共同签署“皖农.云担通”项目合作协议;能够载入安徽农担公司发展史册的第一届党员大会胜利召开,在以往工作的基础上整理行装再出发,进一步完善农业信贷担保模式,大力推进产业链的担保模式;下旬,省人大李明副主任一行到我公司走访座谈调研,对我公司今年以来在劝耕贷模式基础上创新推出农业产业链生态担保模式给予充分肯定,特别指出“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核心,打通产业链各环节资金融通渠道,做法值得肯定,要持续推动,持续发力,更好地推动三农政策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国家农担公司杨春光副总经理对我公司推出农业产业链生态担保经营活动可追溯、资金闭环可监控、风险共担可救助、合作发展可増信”原则也给予认可,认为是非常好的农业担保业务逻辑,非常期待能看到安徽农担创新的农业产业链生态担保模式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以上事项对于安徽农担来说,在当前疫情防控常态化和“六稳、六保”社会经济发展形势下,显得尤为珍贵、尤为振奋人心。如何迈出更大更新步伐,在安徽农担二次创业的关键时点,谋求更大发展更大成绩,是农担公司每一名员工都需高度关注、并须全心投入的大事要事。在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重要论述后,我对农担业务创新与探索有三个方面感悟:

一、劝耕贷模式实践探索的意义

1、劝耕贷模式中“政府増信、伴随成长、信用为王”的理念,体现了政策性农业担保正确把握适度规模农业经营特点精准对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过程中融资“难和贵”问题的解决。为了促进其成长,我们需要正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缺抵押”的实际状况,为了回应其成长性需求,农担公司就需要在信用担保层面,多谋划针对性差别化产品。

2、建档立卡作为劝耕贷模式的重要内容,从传统意义上配合银行同步尽调,转变为实践探索中担保公司主动提前介入实地调查。为较为全面地掌握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软信息和硬数据,并为其精准画像,对农担公司防范和把控金融担保风险,有着积极的意义。但需要明确的是,建档立卡作为担保业务的重要环节和数据收集基础工作,并非农担业务的起点。建档立卡数据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及时性,不仅是当前识别把控担保项目风险的参照,更重要的,我们要关注其二次利用和信贷周期循环中的支撑作用。

3、信息不对称是担保业务中管控风险的逻辑起点。但提出申请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其负债超限,才是诱发其经营风险、导致其无力还本付息的重要原因。担保业务拓展中,获知其信息过程中,能够获得其持续增长的信息固然重要,但掌握其债务情况,并通过担保贷款投入,优化其经营资金来源和有序的现金流,这才是重要的关切。

二、农业产业链生态担保的逻辑

1、农业产业链生态担保,注重农业细分产业的全生命周期的发掘,必须关注产业链做大做强中的“生态理念”。我们不仅要关注产业链上的龙头企业和各相关经营主体,更需要关注这个产业链在市场供给与需求中所处的位置。龙头企业所处的细分产业是不是朝阳产业,其生产的产品,能否对接社会消费升级,是不是有足够影响力的品牌、市场等竞争优势。这产业链及相关主体核心竞争力的体现,也是龙头一动,满盘皆活的关键。我们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我们要既见树木又见森林。有好的生态环境发展前景,我们支持的经营主体才有增长的空间,我们给予其増信、帮助其成长,才有业务拓展价值。

2、农业产业链生态担保,是从单个项目的“线性思维”向多个项目“系统思维”的转变。传统担保模式,更多注重对担保客户个体经营状况、财务情况“好与坏”的衡量,容易垒大户,也容易陷入循环投入、保其不死的担保陷阱。而生态担保模式,更关注除龙头企业之外整个产业链上下游各经营主体之间经济活动的良性联动需要关注到产业链延长、重构和增强过程系统整体与项目个体的共同提升;需要确认“主体身份真实、生产经营真实、交易信息真实、贷款用途真实”等“四个真实”,充分体现“经营活动可追溯、资金闭环可监控、风险共担可救助、合作发展可増信”的业务逻辑。首先关注其成长性,其次再关注风险度;需要利用政策给予的代偿空间,培育和支持新农主体在质与量上的共同提高。

3、农业产业链生态担保,坚持全面系统的观点,但也抓住关键点和关键领域。适度规模经营,是从小农户经营向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的必要过渡。农业产业链生态担保,支持的担保项目,必须有差异化政策和差别化投入。现代农业发展的内涵规模化、集约化和商品化。只有规模化体现了,金融要素投入、政府増信支持才有操作的空间;集约化需求体现了,金融供给侧改革探索,以及农担产品的设计才能标准化,才能针对性解决不同门类的共性问题;商品化能够顺利实现,我们政策性农担业务,才能在助推农产品销售规模上量的前提下避免经营风险所带来的担保风险。鉴于此,我们在推进产业链担保过程中,要对接政府高度重视和社会高度关注的农产品供给。当前在粮食产业提升、生猪稳价保供、优势特色农产品方面的担保产品探索,就是有益的探索

三、推动“二次创业”的重要遵循

6月16日,公司党员大会确定了今后五年发展的指导思想: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充分发挥政策性农业信贷担保平台作用,切实履行国有金融机构的责任担当,坚持贴农、为农、惠农、不脱农的宗旨,全力服务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为建设现代化五大发展美好安徽作出农担贡献。

在开启“十四五”规划新征程关键时期,农担公司在担保模式创新、业务提质放量、风险防范化解、体系推深做实等方面,都要切实遵循这个指导思想,立足于农业担保政策性功能实现,坚持“两手抓、两促进”的系统思维,坚定服务于全省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和适度规模农业经济发展。

1、抓大不放小龙头企业和新农主体,都是安徽农担的客户对象。遵循农担业务双控标准及份额比例要求,我们在帮助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顺应市场、做大做强,满足其融资需要的同时,坚持系统推进、统筹安排,逆向思维去链接整合其上游广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诉求,让新农主体切实分享产业链增值收益。我们需充分发挥农业担保的政策引领、资源集聚作用,帮助产业链上发展意愿强、诚实守信的农业经营主体共建共享、共同发展,共同打造合作共赢、具有持久生命力的农业产业生态系统。

2、纾困又扶强尽管安徽不是粮食强省、不是消费主要市场,对于符合国家农业产业政策支持导向的产业链,比如粮食种植及精深加工、生猪繁育及屠宰加工等产业,因其涉及国计民生、体量大链条长、参与主体多、牵动效益明显,应是安徽农担业务拓展的主攻方向,这也是农担公司体现政治担当的具体表现。而对接内需扩大和消费升级的优势特色农副产品生产加工、仓储运输和销售,因迎合市场需要,适销对路、现金流充裕、上下游联结紧密,对类似产业链上的龙头企业及相关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进一步做大做强的过程,也应是安徽农担给予针对性支持、及时满足其资金需要的主动作为。

3、继承上创新。作为经营风险的担保机构,传统担保业务办理中,更专注防范担保客户贷款经营中的自身风险,比较注重实物抵押、关联担保等反担保措施的设定,对担保风险把控比较具体,操作性更强,为担保业务探索与创新积累了很多好的经验做法,这些都值得我们继承学习。但面对适度规模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诉求,其缺乏抵质押、缺乏规范经营、缺乏精细管理,我们一方面需要尽可能多地了解其信用及经营状况,把有利于风险防控的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对其精准画像、设定门槛、提供适宜的担保额度;另一方面更需要提升站位和拉长视角,考察其所处产业链的成长性、生产经营全生命周期,超前谋划担保模式,精准提供担保产品。

以上是个人务虚的想法和建议,在业务操作层面还需要集合众人智慧,科学谋划、深入推动。只有做到“始终如一的坚持、坚定不移的探索、勇于付出的担当”,我们才能在二次创业中找准位置,做出更大成效,回报党组织、回应社会关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