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室张皓若:从稚气懵懂大学生到勇毅坚定农担人——00后员工张皓若的蜕变与成长
发布日期:2024-03-05 08:24:39 来源:安徽农担
时光荏苒,白驹过隙。自加入农担大家庭以来,在公司党委的坚强领导下,我从稚嫩的大学生逐步成长为坚定的农担人。一年多的时间,我在成长中经历了蜕变。
一、迅速融入新岗位,学新思想、学新本事
“厚植爱农情怀,练就兴农本领。”这是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也是公司党委对我们年轻人的殷殷期盼。从懵懂的大学生到坚定的农担人,我经历了思想情怀上的转变。我切实提高政治站位,持续深化对政治理论的学习领悟,才能将爱农情怀厚植于心。自入职以来,我积极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第一时间学习公司党委下达的各项指示部署,由此深刻认识到我司的发展战略与中央、省委决策部署高度契合,“行农担使命,助皖美振兴”的理想信念成为我发扬工作主观能动性的不竭源泉。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在工作实践中我逐渐明白,业务能力就是兴农本领,不仅要知晓了解,更要滚瓜烂熟、不断学习。从怀宁蓝莓产业链到砀山酥梨产业链,从“生猪担”到“徽牛担”......短短几年时间,我司创建多个农业产业链生态担保模式,为乡村振兴注入农担强劲动能。作为一线工作者,扩大业务知识储量、加快学习频率对我来说非常重要。因此,我一边在实际工作中熟悉掌握,一边与同事交流探讨,力求将新出台的我司政策第一时间学深悟透,深刻领悟到金融担保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胸怀“国之大者”,不断强化服务新农主体的使命信念,完成了从大学生到农担人的思想转变。
二、珍惜平台机遇、感恩组织培养,不待扬鞭自奋蹄
从象牙塔到广阔乡村,面对萧县、砀山县共31个乡镇、3078平方公里土地,我也曾不知所措。新农主体身处乡镇,信息相对闭塞,工作一时难以开展。2023年一季度,眼看砀山农时在即,初出茅庐的我心急如焚。我应该怎么做?我究竟能不能行?
“要有担当的宽肩膀、成事的真本领,把心思用在干事上,精力投入到发展上,用心用情为农办实事,提供让新农主体满意的服务。”关键时刻,董事长的谆谆教诲在我耳边回响,乡村振兴的使命责任在内心激荡:作为00后的我如果身处银行只能坐柜台点钞票,正是因为组织的信任和单位的培养,我才有机会站在农担的广阔平台上施展才干!农时就是命令,组织考验我的时候到了!
既要找到真正实干的新农主体,又要充分取得主体信任,挨家挨户宣传来不及,我必须找到事半功倍的新路径!我将十几家银行的信贷政策收集后进行对照研究,找寻关键要素。功夫不负有心人,农业银行“惠农易贷”产品映入眼帘:该产品创建多年,单户发放金额在10万元左右,覆盖了乡镇一半以上的新农主体,若展开银担联合推介,势必能挖掘出正处于发展阶段、融资需求旺盛的新农主体并取得信任。事不宜迟,经公司党委决策和中心领导部署,我第一时间前往砀山县拜访砀山农行行长黄超,双方迅速达成共识,筹备召开以“惠农易贷”老客户为目标客群、覆盖砀山酥梨全产业链的扫码推介会。会上,有新农主体举手发问:“经理,俺现在急着用钱买种子肥料,你这担保贷款俺没借过,要是一个月下不来,俺宁愿借网贷!利息高总比借不来强呀!”我看着台下数百位新农主体,他们的目光中有希冀,也有犹豫。“只要各位经营真实、负债合理,扫码一周内必定放款。如果做不到,请诸位投诉我!我姓张,叫张皓若!”
为了践行对新农主体的诺言,树立我司口碑,我联合以客户部主管王浩为首的砀山农行工作组,上午召开扫码推介会,下午深入田间地头尽调客户,晚上抱着被子在砀山农行三楼加班奋战整夜,最少时一天睡眠3个小时,最多时一天提交22个项目。“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经过18天的不懈努力,个人共计发放新增担保贷款四千余万元,单户融资成本低至3.95%,砀山新农主体融资难、融资贵的日子一去不复返。
在一线奋斗的经历让我对农担工作有了新的认识。我的思绪不应局限在方寸之间,而应是广大的乡村田野。一个人,是兵亦是将——我们既是遵循公司党委决策部署的片区负责人,亦是确定目标后一往无前的光荣执行者。如果说我人生的前十八年是在老师督促和家人鞭策下完成学业,那么现在的我就是为乡村振兴的伟大征程而发自内心地奋斗,从我蜕变为农担人的那一刻起,不待扬鞭自奋蹄!
三、聚焦主职主业,加强对外交流
作为“00后”,在工作初期我曾有过“社交恐惧症”,交流范围局限于客户,选择性忽视同政府及银行的沟通交流。2023年5月,正值肉牛养殖户购犊扩栏之际,萧县扫码申贷的客户却寥寥无几。难道客户都不需要贷款?或者是存量客户已对县域形成全覆盖?我迅速打消了这种盲目乐观的念头,认真研究破冰方案。
在中心部署下,我主动拜访宿州市政府,就一季度工作成效和支持肉牛养殖行业已取得的工作成果进行汇报,详细说明农担支农重要性及肉牛发展前景,坦诚阐述现阶段工作阻碍。在市政府支持下,组建政担联合工作组赴萧县各乡镇调研肉牛产业发展情况。我作为片区项目经理全程陪同,及时在张庄寨镇、青龙镇、王寨镇召开肉牛产业推介会宣贯农担政策,迅速扩大我司影响力。一时间应者云集,扫码申贷的客户数量直线上升,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但经过初审,鱼龙混杂的庞大客群让我犯了难。时间紧迫,筛出“真”养牛户成了当务之急。不获全胜,决不收兵!在财政金融协同支农的思想引领下,我主动拜访宿州市财政局,将现阶段工作进行详细汇报。在财政局的大力支持下,农业科提供了肉牛养殖大户名录。有了“白名单”指路,我当即偕同萧县农行副行长曹雷逐户上门精准对接,为养殖“西门塔尔牛”“伊犁褐牛”“奶公牛”等不同品种的客户量身打造融资方案,建立常态化银担联合工作组,开辟调查-审批绿色通道,显著提升客户满意度,形成“口碑效应”。在政银担协同支农作用下,个人共计发放肉牛养殖类新增担保贷款六千余万元,为皖北肉牛产业振兴留下浓墨重彩的农担印记。
伟大梦想,起于心,成于行。在一线奋斗的日子里,我守望过萧县的月光,也迎接过砀山的朝阳。服务三农的过程虽然也有艰辛,但使命和荣光才是工作的主旋律。在公司党委的坚强领导下,“00后”的我从稚气懵懂的大学生蜕变成长为勇毅坚定的农担人。我会持续涵养对党绝对忠诚的政治品格,始终保持提升能力素质的危机感和紧迫感,将农担大家庭作为战胜一切困难挑战的最大依靠,始终坚定“行农担使命,助皖美振兴”的理想信念,以满腔热血为乡村振兴事业做出更大贡献!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