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经理钱启明谈一线工作经验:静下心、沉下身、扎下根
发布日期:2024-03-21 08:38:37 来源:安徽农担
作为初入职场的“新农担人”,钱启明扎实肯学、埋头苦干,2024年开年以来,其负责的淮南片区担保发生额1.3亿元、411户,其中首担户232户,全身心投入到服务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工作中。
静下心
钱启明告诉我们,加入安徽农担之前,就对农担服务“三农”的工作力度有所耳闻,所以提前做好了攻坚克难的思想准备。即便如此,报到第一天,他还是被农担楼道里那紧张而热烈的工作氛围震撼了:办公大厅里同事们的电话声不绝于耳,讨论交流声此起彼伏,大家拿着文件快步穿梭于各个办公室之间,脸上写满了严肃和认真。钱启明隐隐地不安起来,心里不停打鼓:“我真的能行吗?”
为了能够更快速适应工作,城市长大的钱启明开始反复学习农业相关知识,学习查看淮南农业历年相关资料,走遍淮南市5区2县59镇,对县域农村经济发展现状、发展瓶颈等情况做到了然于心,对农村信息化建设基本情况做到有问必答。特别是根据每次项目尽调的经验,钱启明对淮南农业各行业的成本、收入、利润、特点及审核中应当注意的事项进行归纳总结,登记成册,形成了自己对农业行业的一套知识储备,做到真真切切了解农村农业,逐渐从农业“门外汉”变成了“百事通”。“钱经理,真没想到你对我们糯稻行业还这么了解!”凤台县晶谷粮贸公司企业主高雄如是说道。
深入一线走访
沉下身
钱启明坦言,来农担一年多的时间,他几乎三分之一的时间都在乡镇奔波,深入基层一线才能解决问题,深入主体生产生活才能体会冷暖诉求。农村工作经验缺乏的钱启明为了尽快进入新角色,拉近同新农主体的距离,坚持扎根基层入户走访,从县区政府到合作金融机构、村两委再到致富带头人、普通农户,他走访时带着小本子随时记录,看庄稼收成,与农户聊天,如今,淮南各县域优势特色产业、各乡镇村集体共流转土地亩数、农作物亩产、市价等信息钱启明都熟记于心。比如,在与凤台农商行合作初期业务发展停滞不前,钱启明便一家家银行线下走访,连续半个月扎根基层,奔波于各支行,一一将农担政策宣讲到位,随着凤台农商行19家支行的深入走访完成,凤台县“兴农e贷”业务开始突飞猛进地发展,“码上办”业务在保1.49亿元,在保户数395户,位居全省农商行体系第一。再比如,2024年“春风行动”劳动竞赛开展以来,钱启明广泛联系合作银行、乡镇开展了9场金融下乡活动,广泛收集农户资金需求,高效完成项目审批,大大提高了农户担保贷款可得性和时效性。
与银行开展多场对接会、推进会
扎下根
钱启明是耐得住“寂寞”的人,在尽调、撰写报告、制作材料清单中乐此不疲,在实践工作中逐渐摸索出一套属于自己的高效工作法。“合理安排时间。”钱启明称,这是他高效工作最核心的法则之一。每天下班前,钱启明都会对第二天要处理的工作进行分类整理,集中规划,白天尽调完,晚上立即将尽调结果反馈到项目审核中。即便面对项目集中的时间段,也要加班加点,按日对项目逐个处理跟进,避免项目堆积。印象最深的是一次从蚌埠去凤台新集镇的路上,上午八点出发,在乡间道路上行车4个多小时,克服了爆胎、绕远路等重重困难,中午12点半抵达了乡镇,下午便与农商行一道去客户经营场所开展尽调,手把手教客户经理收集整理资料,晚上回到办公室抓紧时间完成项目流程,仅3个工作日客户就收到了100万元担保贷款。“这只是我们基层一线工作的一个缩影”,钱启明称,类似的事情在工作中已是“家常便饭”,为农服务就是要提升效率,抢抓农时。“农担的担保贷款速度是真快”,客户的好评接踵而来。
扎根乡村热土
一年多来,钱启明用脚步丈量着服务辖区内每一寸土地,无论是大通区、田家庵区、谢家集区、八公山区、潘集区,还是寿县、凤台县,无不留下钱启明“走乡串户”“进厂房访主体”的身影。钱启明以真心换得真情,如今得到了当地政府、合作银行的信赖,也得到了农户朋友的肯定,使得他们主动化身农担政策宣传员。钱启明称,自己将继续在乡村振兴的大舞台上挥洒汗水,展农担风采、行农担使命。
每位农担人都是农担服务乡村振兴的缩影,他们切实把“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转化为“事事心中有底”的行动力,真正把惠民生、暖民心、顺民意的工作做到新农主体心坎上。薪火相传,逐梦前行!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