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青:《“劝耕贷”——让新农人的梦想照进现实》
发布日期:2019-10-21 00:00:00 来源: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乡村振兴要把人力资本开发放在首要位置”。人才是基石,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说到底,关键在人,为了加强人才建设,各级政府都出台了诸多政策来培养本土人才、吸引能人返乡创业、鼓励大学生村官扎根基层等,但是在吸引人才的同时却出现了“返乡农人想回乡创业而不得”的现象,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那是因为我们忽视了吸引人才回乡仅是第一步,更需要为他们提供干事创业的平台、塑造较为完备的发展环境、补齐金融短板。而安徽农担公司正是为这些“新农人”提供服务的政策性担保机构,通过创立的农业信贷担保“劝耕贷”模式,为他们增信用补短板,解决“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帮助提升内生发展动力、激活农业产业、提供就业创业平台、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最终实现把人才的心留在乡村。
一、倾力培育“新农人”,夯实乡村振兴人才基础。
(一)用心培育“守乡农人”。“守乡农人”,即当下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领头人。他们具有丰富的从业经验、有一定的产业积累、有牢固的人脉,是村里的致富能人、行家里手,是现代农业的生力军。随着产业的不断发展,“融资难、融资贵”问题逐渐显现,由于缺少可靠抵质押物,他们无法进入金融机构服务的视野,错失发展良机。而“劝耕贷”为他们带来了发展的希望,通过量身定制的操作流程,以“三点错位、三点定位”陪伴“守乡农人”健康稳定发展。一是政银担错位尽调确保服务精准,从乡镇基层部门的基础尽调、到合作银行的技术尽调、到农担公司的复合尽调,错位把关、联合发力,牢牢把控项目原发性风险;二是政银担信息定位确保行稳致远,通过三方的保后跟踪服务、及时共享更新信息、分析判断主体发展趋势,帮助“守乡农人”扩大产业优势、补齐个别短板、发掘成长机遇、渡过经营困难,为他们纠偏导航、用心培育、一路陪伴,让“守乡农人”逐步成长为农业职业经理人、经纪人、乡村工匠、文化能人、非遗传承人等。
(二)留住“返乡农人”。“返乡农人”大多年轻力壮、教育程度良好,具有一定的学习能力和工作技能,吸引他们回乡,可以提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整体质量,激活发展动力,提高辐射带动能力,提升经营管理水平,优化经营环境。所以,需要金融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把产业发展起来、丰富起来,筑巢引凤,给他们提供就业的机会、创业的平台,留住这些“返乡农人”。“劝耕贷”模式通过多种方式帮助主体发展产业、打好创业基础,一是为现代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发展提供信贷服务,构建以龙头企业为核心、农民合作社为纽带、专业大户和家庭农场为基础的新型农业经营组织联盟,为“返乡农人”施展才华搭建平台,助其根据各地农村生产力发展水平、农业生产区域特色,充分开发乡村、乡土、乡韵潜在价值,发展休闲农业、林下经济和乡村旅游,拓展创业空间,逐步提升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二是开发符合返乡创业需求特点的产品和服务,结合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工作,建立完善返乡创业人员信用征集、评价和运用机制,通过担保贷款优先支持、利率保费优惠等措施加强对守信创业主体的正向激励,大力拓展融资渠道,加强担保引领信贷资源扶持“返乡农人”搭建更好、更大的发展平台。
(三)吸引“下乡农人”。城市的空气噪音污染、快节奏的消费生活,让越来越多的城里人向往农村的青山绿水,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让农民一时成了炙手可热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发展的热土。在“劝耕贷”的帮扶下,“守乡农人”把产业发展好了,“返乡农人”留下来,做旺乡村产业,又自然会吸引有情怀、有资本、有市场资源的城里人成为“下乡农人”。这些“下乡农人”带来了先进的经营理念、科学的农业技术、丰富的管理经验,为乡村产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三个群体带来城乡要素双向流动,城市为乡村带来先进的发展理念,促进农村立体发展,勾勒美丽乡村具体面貌,山美水美灵魂美,承接产业与人口,吸引城市要素的流入,加快美丽乡村建设的进程。
二、积极创新担保产品,拓宽“新农人”融资渠道。
(一)“股权劝耕贷”助力挂牌“新农人”企业成长。为帮助区域性股权市场挂牌的“新农人”企业获得融资,农担公司积极行动,瞄准临泉县脱水蔬菜产业,启动了专门针对挂牌农业企业的“股权劝耕贷”,这是面向融资辐射面广、带动力强、与小农户利益链接紧密的挂牌农业企业推出的适应性产品,有效组合了各类金融要素,充分发挥政策性担保机构的增信功能,与银行业金融机构、农业产业投资基金等投资机构多方合作,创设股债联通、投担联动等普惠性金融支农服务模式,有效打通投融资渠道,切实帮助挂牌的 “新农人”企业获得更多社会资本支持,以帮助他们拉伸产业链、管理资金链、建立信用链、实现价值链,提升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
(二)“互金劝耕债”聚焦“新农人”特色产业发展。针对阜南县会龙镇辣椒种植的“新农人”群体,农担公司与大型国企旗下规范、成熟的互联网金融平台国元网金合作推出了“互金劝耕债”,深受理性投资者欢迎和追捧,首期19个项目、380万元融资额在一个小时内全部售罄。“互金劝耕债”以新的“政银担”抱团方式服务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拓宽了融资渠道和社会资本投资渠道、架通了投融资桥梁、是创新农村金融普惠模式、创建乡村振兴多元投入新机制的重大尝试。
三、塑造诚信理念,为新农人创业营造良好农村信用环境。
(一)坚持农村信贷新理念。传统的信贷理念是“抵押优先、避险为王”,抵押全覆盖、风险无敞口,而“劝耕贷”颠覆传统,构建的是“成长优先、信用为王”的新路径,一是以诚信衡量信贷担保准入的主要标准,并在模式中设计了信用上升通道,对按期还款、诚实守信、具有持续经营能力的借款人开辟绿色通道,逐年提升信用额度、降低融资成本等方式提升借款人信用等级。二是聚焦成长发展,充分发挥“劝耕贷”优势,优化生产要素配置方式和配置能力、优先服务绿色发展、优先支持产品有市场、竞争有优势、发展有前景的产业行业企业发展。通过“劝耕贷”的信贷理念,培育、帮扶、陪伴“新农人”一路成长发展,宣扬信用文化,引导农民和农村经济组织塑造良好诚信观念,优化农村信用环境。
(二)打造乡村治理新平台。“劝耕贷”模式独有的特色,已成为许多县乡优化乡村治理的新型平台和有效抓手。一是引导自治,建设公序良俗。通过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融资服务的建档立卡和在资格公示环节中嵌入“信用为王、成长优先”元素,引导乡村社会向善向上;二是遵循法治,彰显契约精神。在贷前进行守约宣讲、贷中附加签署赋强公证,贷后进行全程跟踪监控,培育和强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社会责任意识、规则意识、集体意识、主人翁意识;三是崇尚德治,弘扬诚信文化。对重合同守信用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乡镇等基层组织给予各种形式的褒奖,增加信贷额度、简化审批手续、提供培训机会,还可以作为评选文明村镇、星级文明户、文明家庭的加分提级因素。
(三)构建联合信用惩戒新机制。“劝耕贷”模式以诚信理念为核心,不仅要加强对借款人的诚信教育,还需要充分发挥法律手段对借款主体形成底线约束,筑牢风险防线。农担公司积极促成各地政府出台与之配套的地方性法规,对有恶意逃废债企图的人形成巨大威慑力。如东至县、肥西县等地政府相继出台了《农业信贷担保“劝耕贷”项目失信行为警示惩戒实施细则》,通过取消当年享受县内各类优惠政策、财政补助资格、限制申请社会保障资金支持、取消各类任职资格、各类荣誉评选资格等方式对失信人进行联合信用惩戒,共同建设“有信用则走遍天下,无信用则寸步难行”的良好农村信用环境,为诚实守信的“新农人”提供一片干事创业的沃土。
乡村之美正在让农村成为所有人的向往之地、圆梦之地、创业乐园,以“守乡农人、返乡农人、下乡农人”共同构建的“新农人”们,在这片土地上孜孜不倦、默默耕耘,而金融是农业发展的血液,他们对现代金融的掌握运用能力,从某种程度上决定了现代农业发展的速度、高度与深度。正如返乡农人“劝耕贷”客户——太湖县景湖农业负责人宋贤锋所言:“资本与新农人结合,广阔的农村会发生巨变”。在“劝耕贷”的帮助下,在“新农人”的努力下,终有一天会让梦想照进现实。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