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入党故事 ——孙友三:与民同心 与党同行

发布日期:2021-07-06 08:59:59 来源:

image.png

“1994年3月12日,植树节那天,我在鲜艳的党旗下庄严宣誓的情景,依然历历在目,刻骨铭心。”一转眼,孙友三加入中国共产党已经27个年头了,谈起当时入党时的故事,他感慨万分。

“母亲的话语激励我在困境中要坚定地走下去”

孙友三回忆,1991年大学毕业后,他被分配到怀远县龙亢区财政所上班。上班的第一项工作是被抽调到怀远县徐圩乡开展为期半年的农村社会主义教育活动,当时每天上下班有十几公里远。

孙友三告诉我们,记忆最深的是1991年冬天,最低气温零下十七度,走在去徐圩乡的路上,寒风夹着雪花,吹打在脸上如刀割一般痛。冒着寒风来到乡政府四面透风的办公室,更是感觉像到了冷库,孙友三形容那种冷好像能透进骨子里,即便穿着厚厚的棉衣,也感觉不到暖和。特别是在整理复写材料的时候,双手冻得红肿、双脚冷得发麻,拿着笔的手指只几分钟便会失去知觉,只能停下来哈哈手搓一搓,才能继续下去,那种滋味真是不好受。那个冬季,每次从家里出发上班的时候,孙友三心里都会想雪那么深、天这么冷,是不是可以请假不去上班呢,可每次他脸上露出迟疑,想打退堂鼓的时候,母亲总是会说上一句:“单位安排了工作,你得认真去做哦,路上跑跑身体就热了,坚持坚持,春天来了,天就不冷啦。”那段时间,孙友三母亲总喜欢用农垦职工战天斗地、拓荒垦荒的故事鼓舞他,“没有过不去的坎,没有翻不过的山,再苦再累都要坚持下去,坚持到底就会胜利!” 孙友三说踏入社会第一项社教工作经历对他影响很大,母亲的话犹如润物春雨,也正是这个时候,党在他心中扎下了根。

“村民的希望指引我要为老百姓做好事、办实事”

孙友三告诉我们,社教工作除了日常整理文字资料外,还经常需要骑着自行车走村串户,深入村民家中,宣讲社教政策,了解村两委工作和村民生产生活情况,帮助村民解决实际困难等。孙友三回忆,记得1992年初夏的一天,社教队员们一起骑自行车去村里开展工作,刚骑到半路,天空突然下起瓢泼大雨,到村里的机耕土路顿时变得泥泞,黄泥巴很快就把自行车车轮黏住了。别说骑车,就连推车都推不动,但想着要开展的工作,一行四人干脆将自行车扛在肩上,冒着雨一步一个脚印走去村里。全身湿透地来到村民家里,当看到村民家徒四壁、老乡眼里满是求助的渴望时,社教队员们都似乎忘了来时路的泥泞,一边与村民们问询交谈,一边认真记下村民的需要和困难,从每一户农家离开时,都不忘告诉村民,“政府一定会帮你解决的”。

参加农村社教的日子,孙友三切身感知了农民群众的困苦,也在为村民办的一桩桩一件件小事中,感悟了党为人民谋幸福的使命光荣和责任担当;对于刚参加工作、刚满19周岁的孙友三来说,那是值得一辈子珍藏的记忆。在那时候,他的心中结下了一颗立志成为共产党员的种子,要以自己的力量为老百姓多做好事、多办实事,帮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1992年4月14日,在社教工作快要结束的时候,孙友三将连夜写好的、沉甸甸的入党申请书交到了社教队党支部。

“快三十年了,一桩桩、一件件,遇到的事、走过的路,历历在目,如同昨日……”孙友三感慨道,“由于工作的变动,我从乡镇到县城,从县财政局到省财政厅,从机关到国企,不论换了多少工作,我始终没有离开为农工作的岗位。不忘来时路,一心为民忙,我希望在服务三农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的平凡岗位上,始终不忘为人民服务的初心,用心用情,实干为民。”


友情链接